今天,记者从湖南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专题宣传新闻通气会上获悉,作为全国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,株洲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,目前其综合评分在全国39个城市中位居第一。
株洲市工信局局长宋长征介绍,株洲已初步构建从分系统研制、整星制造到星座运营、数据应用的全产业链。2025年上半年,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13亿元,同比增长34.37%。湖南北斗产业园落户株洲经开区,已集聚上下游企业39家,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民营商业卫星制造基地。多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,包括已发射的8颗InSAR卫星和株洲首颗遥感卫星“XR-11”。
在应用方面,株洲围绕“3+16”行业领域持续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,目前已规划133个应用场景,建成46个。在大众消费领域,自动驾驶出租车、无人微巴等已成为城市新名片;在轨道交通领域,建成全国覆盖最广的列车安全防护系统;在低空航空领域,建成全国首个“5G+北斗”低空空域监视通信专网,规划航路27条,巡检航线45条,低空物流板块完成总飞行架次达1500余次。
通过组建科创基金港,株洲与湖南兴湘共同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北斗产业基金,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北斗时空产业基金,强化金融赋能,推动北斗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和生态集聚。